出于抗干扰和电气隔离的双重要求,在变频器输出电流检测或电压检测的前级电路通常采用线性光耦和差分放大器的“匹配”电路来完成检测信号的传输任务。差分放大器的电路形式如图1所示。以电流检测电路为例。当R1 = R3,R2 = R4,差分输入信号为零(关断状态)时,此时输出为“虚地”,为0V。如果不是0 V,说明现阶段电路有问题,上电后异常报警的来源可能就在这里。
变频器差动放大器的维护方法
失败案例1
关于电缆OC故障,测量N1的针脚5、6和7都是2V。报警的原因是针脚7不是0V。
1.放大器的“假短路”规则仍然有效。判断N1芯片良好,故障出在偏置电路。
2.进一步分析表明,差分放大器已经变成电压跟随器,如图2所示。
判断R3开路、虚焊或电阻值严重增大。测量R3一端虚焊,补焊后恢复正常。
失败案例2
故障现象同上。5英尺测量2V,6英尺测量2.5V,7英尺测量-13V。
1.放大器的“假短路”规则不能成立,但仍符合电压比较器规则。
2.进一步分析,此时,差分放大器变为电压比较器,如图3所示。
判断N1芯片状态良好,故障为R4开路或虚焊,破坏了放大器的闭环状态,从而将放大器转化为电压比较器。在线检测R4电阻值严重增大,拆除后检测已断开,更换后恢复正常。
失败案例3
故障现象同上。5英尺测量0V,6英尺测量0V,7英尺测量-10V。
1.放大器“虚短”和反相放大器“虚地”的规则依然成立,N1芯片不错。
2.进一步分析表明,差分放大器被转换为反相放大器,如图4所示。
故障判断为R1开路或虚焊,导致非反相输入端输入信号电压丢失,反相输入端2.5V放大4倍反相。检查R1是否有假焊,补焊后排除故障。
失败案例4
故障现象同上。5英尺、6英尺和7英尺都是2.5V。
1.放大器的“假短路”规则仍然有效,N1芯片也不错。
2.进一步分析,此时,由于同相输入端分压电路异常,破坏了原差分放大器的“输出虚地”状态,如图5所示。因此,输出电压从0V增加到2.5V..
故障判断为R2开路或虚焊,导致同相输入端输入电压升高。如果测量是真的,R2被取代后,N1的产量是正常的。
失败案例5
故障现象同上。测得引脚电压为2V,引脚6为0.4V,引脚7为-8v。
1.放大器的“假短路”规则无法建立。
2.其次,N1芯片连比较器的原理都不再符合,所以完全“失职”是不合理的。其次,N1芯片已经坏了,不需要检查外围元器件进行判断。更换N1芯片并恢复正常运行。
上述变频器维修资料是由杭州三科整理编辑。